浙江24小时-钱江晚报记者吴朝香
“以前是我听领导的,现在是领导听我的。”说这话时,吴绍忠一脸认真,话音刚落,又裂开嘴笑了下。他说的领导正坐在他对面,衢州柯城区农办主任董高法也笑了一下,算是对这话的认可。
5月29日,衢州全面启动了“周二无会日”组团联村(社)服务。这一天,市县乡村各级不安排各类会议,领导不安排下基层调研,不安排其它各类检查考核活动,如果上级安排会议活动,则顺延一日。
这个制度施行至今刚满月,有人会有些疑问:空出一天不开会的意义在哪里?是不是有些形式主义?不开会的时候,党员干部去哪里,在干什么?
6月18日,星期二,是衢州的“周二无会日”。本报记者专门来到衢州柯城区石梁镇白云村一探究竟。
“无会日”上,组团成员跟村干部在对接工作。
十分钟,村里给区镇领导布置任务
这天早上9点不到一点,白云村组团联村的6位团员已经到村里和村两委的六七位成员碰面了。6位组团团员除了董高法外,还包括白云镇的副镇长郑建光,柯城区执法分局石梁大队副大队长郑利忠,以及3位石梁镇的驻村干部。
因为不是第一次来,大家都已经轻车熟路,在村委大会议室坐下后,村支书吴绍忠拿出本子,直接开始布置当天的5个任务:村里农房改造中,有几户危房,村民的思想工作一直做不动,请驻村干部再去讲政策;上次定下的入村道路改建,出了点状况,请董主任现场看看,再帮忙协调协调;村头有个多年历史的花厅,想修缮一下作为村民活动场所,资金是个问题,请组团团员出出主意等。
他手上的本子是“组团联村记录本”,记录每件事的进程,要办什么事,办到哪个程度等。
“组团联村(社)服务”是衢州全市在每周二(工作日)集中开展的活动,所谓的组团,是不同部门的人组成一个服务团队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无会日这天,各级组团联村(社)干部、各类服务团队统一到联系村、社区,走访联系群众,帮助解决问题,开展各类服务。
吴绍忠把这总结为:领导下来现场办公。他给组团团员们布置完任务也就花了十多分钟时间,大家立刻分头行动。
对于“无会日”制度,吴绍忠感慨,“到今天为止,才实行了三次,但可替我们村解决了几个大问题。说实话,村里很多事情,单靠我们村两委,是很难解决的。”
组团成员在查看道路拓宽现场。
跑了60多趟没解决的事,无会日上有了着落
吴绍忠领着董高法去看那条入村道路。这是县道苦狮线白云村段的截弯取直工程,白云村段有多处弯道,开车时容易影响视线。
“这段路,几乎年年出事故。”吴绍忠边走边讲这项工程的“前因后果”:因为弯道隐患,村里一直想拓宽这条路,但修路可不是村里能决定的事,涉及到很多部门,“我去年一年,光为这事,就跑部门跑了60多趟。”
腿没少跑,事情却办得并不理想。
“项目资金,土地征用,方方面面,都需要协调。”吴绍忠很着急。
因为无会日而施行的组团联村服务给白云村带来了转机。
“两个星期前,第一次无会日的时候,我们就反映了这个问题,董主任当场给交通部门的人联系,帮忙协调解决这个问题,你看,现在已经开工了。”村口弯道的地方已经挖开,吴绍忠指着一处说,“这里以前经常有车翻下去,现在把转弯处加宽一米多,把这个转角取平,就能解决问题。你别看这是小事情,对村民来说,可是大问题。”
这次,吴绍忠给董高法布置的新任务是,苦狮线入村的两段路,只有3米多宽,但这两段路进出的车辆又特别多,经常会出现堵车,能不能路口处也拓宽一些。
“还需要董主任再帮忙给交通部门协调一下。”吴绍忠嘿嘿笑着。
这边是修路的问题,那边,郑建光和石梁镇的驻村干部吴越,以及村主任吴建峰正在一家农户里做动员,拆掉已经是危房的老宅。
“我们已经做了两三个月的工作了,天天来磨。”村民的思想工作主要是吴建峰在做,他看着略显疲惫,“现在差不多有些松口了,让镇里的驻村干部再来讲讲政策,加把劲。
“你们不同意,我也能理解,换我想想,自己家里的老宅,几代人传下来了,突然要拆掉,肯定难接受。”吴越坐在板凳上,和女户主拉家常。
郑建光则和男户主在一边说现在的政策,“农房改造是政府统一的政策,今年一定要做完的,你们看看周边村,是不是都在动手拆。”
户主的思想本来就已松动,镇上干部这样的说辞算是临门一脚,户主想来想去,说了一句:“那党员,村委的人肯定要拆,他们拆了我们就拆。”
吴越打包票,“这个你放心,党员、村两委、吃公家饭的肯定带头走在前面。”
这事儿,算是有了眉目。
这样一个上午下来,吴绍忠布置的任务基本件件有了着落。
曾经一个会两三个小时,半个月也找不到领导
吴绍忠对“无会日”带来的改变,颇有感触:以前他想去找相关领导汇报事情,可能半个月也未必能找到。
“我赶早上8点去,他们有些去开会,有些下去调研,等到中午回来食堂吃饭,才匆匆见一面,这么一点时间,事情都未必说得清楚。现在下来,现场办公,效率很高。”
这两年,文山会海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很多领导干部都处在“不是在开会,就是去开会的路上”,基层工作人员感到苦不堪言。
“我一个村里的支书,最多时候一天都能开5个会,可想上面的领导。”因为这个,吴绍忠对自己办事找不到人,也不觉得特别意外。
一位驻村干部说,他这条线最多时候一天开4个会,“听起来也不是很多,对吧,但一个会,两三个小时是标配。”
“所以,我们对‘无会日’是举双手支持,组团联村下来,是让领导干部们脚底下有泥,心中有底,不然坐在办公室,就不了解下面的情况。”吴越说。
“当然,也不是说,一组团下来,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,而是每次来都有推进,因为很多问题都比较复杂,不是一蹴而就的,我们要做到的是,做一次工作就有一点突破,而且这些工作,即使不是无会日这天,平时也是要做的。”郑建光说。
当天,衢州最高温度有三十三四度,热辣辣的太阳下,吴绍忠带着组团团员一个个去看现场,一直忙到中午。
“我也知道,有些事挺复杂,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,但他们这样下来,我感觉多少是有希望的。”
新闻+
5月29日,衢州全面启动了“周二无会日”组团联村(社)服务,全市组织乡镇(街道)干部,平台干部,第一书记,农村(社区、生态)指导员,专家人才等,共组建联村(社)服务团个。
“无会日”实施半个月时,有统计数据显示,衢州市有近万名党员干部组团联村(社),下基层解民忧、办实事,服务群众2.2万人,解决各类问题个。“周二无会日”,不是“不开会”,而是让干部深入基层,把更多的“会议”开到田间地头,农户家中,企业里,让更多的“会议”更加接地气。